雷竞技

您好 ,接待进入雷竞技官网!
集团官网| 雷竞技纪委
RAYBET雷竞技-最佳电子竞技即时竞猜平台

文艺生活

首页 > 文化建设 > 文艺生活
计忠荣散文:我的家乡美味——彬州御面
宣布时间:2023-07-06 17:58:10     作者:计忠荣   浏览量:5266   分享到:

如果要选派各地美食加入角逐 ,万千彬州人肯定首推每日都离不开的御面。御面之于彬州 ,不但仅是一道风姿美食 ,更成为揭不掉的文化标签 ,歌里唱的“西安人不管到哪儿都不可不吃泡馍” ,到了彬州地界就得改成“彬州人不管到哪儿都不可不吃御面”。

历来评价美食都是由“色、香、味”入手 ,如今美食背后的故事却成了最大卖点。尤其在这个快餐文化盛行的时代 ,给美食戴上“相传”的帽子 ,嫁接到某朝某人身上 ,更是屡见不鲜 ,似乎没有了历史名人和精彩故事的加持 ,美食的味道也要大打折扣。在我看来 ,美食背后的故事虽然要掘客 ,但凭空捏造、张冠李戴、强行嫁接却是不当的 ,那些经不起推敲的故事不但不可够给美食加分 ,反而有损其原本形象滋味、使之沦为俗物 ,更会误导人们关于真实历史的认识。

起源于彬州的御面 ,似乎简直也面临这样的问题 ,从西周太姜争议到清慈禧太后、从果腹之物华变为玉盘珍馐 ,其来历和生长一直众说纷纭。作为土生土长的彬州人 ,我却觉得母亲讲述的这则御面背后的故事最真实感人。

相传在旧社会 ,有一个儿媳妇经常被婆婆刁难 ,为了节省煤油甚至都不让点灯和面。某一日 ,儿媳妇摸黑和面却失手将面粉倒进了水缸 ,情急之下连忙用手去捞 ,然而面粉溶到水里又怎么捞得起呢 ?纵然她心急火燎地重复迅速打捞依然难有收获 ,只见得月光照耀下水面泛着凄惨的白光 ,万般无奈的儿媳妇只能重新和洽面团后回屋 ,躺在炕上一夜无眠。因担心东窗事发 ,第二天早晨天刚微微亮 ,儿媳妇就急遽到厨房 ,当看到面粉全部沉淀到缸底时她喜出望外 ,赶忙将水倒掉挖出面来 ,把在水中沉淀后平滑的面使劲揉搓成杠子馍的式样放进蒸笼。意外的是蒸出来的其他馍都正常 ,而在水里泡过的面粉蒸出来的馍只是变得通透柔软 ,却照旧原来的形状 ,儿媳妇舍不得扔掉 ,只好偷偷藏起来准备自己一个人吃掉。

婆婆觉察儿媳妇举止异常便心生疑虑 ,抓住她单独在厨房偷吃时更是不听解释 ,一口咬定儿媳妇吃独食。幸亏公公通情达理 ,更深知二人品性 ,便意欲化解这场纠纷。了解了事情原委后 ,公公尝尝失败的杠子馍觉得很美味 ,就让儿媳妇重新做一遍 ,果真又做出了这不知名的美味 ,御面的雏形便由此而来。厥后经儿媳妇不绝改良 ,这道美味成为招待客人的菜肴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简直就是人间美味 ,并很快在十里八村流传开来。由于色泽形状酷似白玉 ,因而得名“玉面” ,厥后为了扩大宣传改为“御面”。

那个“多年媳妇熬成婆”的时代已远去 ,成为了许多人影象中的往事 ,但只有经历过那样的生活 ,才明白其中滋味。母亲每次给我讲述御面背后的故事都泪眼婆娑、感伤万千 ,似乎回到了一各人子同住一个大院子的时候 ,而她就是故事中那个屡遭刁难、受尽辛酸的儿媳妇。

御面背后的故事已无从考究 ,但彬州人关于御面有一种特殊的深厚情感却是毋庸置疑的。在我生长的北极塬上 ,一个妇人最被人赞美的即是做御面的手艺 ,我母亲做的御面就很轶群。在外面事情的那几年 ,思乡念亲之情有一个很明显的体现就是经常想吃母亲做的御面。有一次在西安偶遇御面 ,但那味道却远不如母亲在家里做的 ,厥后去了南京 ,离家越远乡愁愈浓 ,寻遍大街小巷也找不到有卖御面的 ,无奈只得作罢。如今守在家门口 ,随时都能吃得上心心念念的美味 ,每次母亲做御面给远嫁的姐姐妹妹邮寄时 ,我也能近水楼台的先吃个够。

悠悠泾水 ,莽莽土塬 ,养育了万千彬州子女 ,也见证了古豳之地的沧桑历史与岁月兴衰。一碗可口的御面 ,是彬州人永远留在唇齿间、印在心田里的绝世美味 ,也是彬州劳动妇女勤劳智慧的结晶、心灵手巧的杰作。


编辑:达文娟


地点:咸阳世纪大道中段58号雷竞技大厦 电话:029-33191500 传真:029-33191501
陕ICP备19005658-2 COPYRIGHT@201 雷竞技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465号    技术支持:硅峰网络
网站地图